壮族社区 首页 壮族百科 壮语资讯 查看内容

广西田阳壮狮非遗传承人:半世纪坚守 冀望重获生机

2022-6-18 11:11| 发布者: vangzhaij| 查看: 503| 评论: 0|来自: 中国新闻网

摘要: 中新社百色6月12日电 题:广西田阳壮狮非遗传承人:半世纪坚守 冀望重获生机作者 陈秋霞 林艳华“‘上刀山’舞狮表演让上万名观众欢呼喝彩,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场,称赞我们是了不起的民族。”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 ...
中新社百色6月12日电 题:广西田阳壮狮非遗传承人:半世纪坚守 冀望重获生机

作者 陈秋霞 林艳华

“‘上刀山’舞狮表演让上万名观众欢呼喝彩,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场,称赞我们是了不起的民族。”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赴德国波恩表演壮族舞狮的场景,李永茂仍激动不已。

广西田阳壮狮非遗传承人:半世纪坚守 冀望重获生机

图为李永茂向记者介绍壮族舞狮的特点。 中新社记者 陈秋霞 摄

今年74岁的李永茂是广西百色市田阳区人,出身武术世家,从小爱好习武,24岁踏上壮族舞狮技艺传承之路,至今已有半个世纪。

田阳壮族舞狮具有高、难、惊、险、奇、美的特点。数百年来,壮狮技艺传承从未中断,并推陈出新,形成“狮子上金山”“狮子过天桥”“刀尖狮技”“高桩飞狮”“金狮雄风”等高难绝技。

田阳壮狮曾走出国门远赴德国、澳大利亚、越南等地表演,名扬海内外。在多届中国—东盟舞狮争霸赛上,田阳壮狮技艺惊艳亮相,吸引泰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华人前来拜师学艺。

广西田阳壮狮非遗传承人:半世纪坚守 冀望重获生机

图为田阳壮族舞狮表演。 中新社记者 陈秋霞 摄

2009年,田阳壮族舞狮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李永茂成为此项技艺文化传承人。

“壮狮狮头道具绣着壮锦,外形活泼可爱,具有浓郁的壮族特色。”李永茂抚摸着狮头说。随着他的指令,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呈现在记者眼前:一名手持狮珠的引狮者带路、逗引狮子在梅花桩上施展雄姿,翻滚跳跃,表演各种扣人心弦的造型动作。

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训练基地玻璃柜里,陈列的上百个奖牌奖杯展示着舞狮团的辉煌历史。然而,简陋的训练场地,陈旧的道具设备折射出舞狮团从高峰走进低谷,舞狮绝技濒临失传的窘境。

李永茂说,最辉煌的时候,舞狮团有80多人,如今仅剩下30余人,而且都是半工半狮或半农半狮。来学狮的人越来越少,平均年龄由过去的20岁左右到现在的30岁左右。

李永茂坦言,壮族舞狮难度高,没有固定收入和前景,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学狮,特别是近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舞狮团表演次数大幅下降,营收更为惨淡。“选人才难,加上没有经费,人才流失严重,出现很大的传承危机。”

尽管面临重重困难,年过古稀的李永茂仍苦苦支撑舞狮团,想方设法寻找商演机会,以期扩大名气,增加舞狮团收入。他还竭力培养儿子李洲文和李洲明接棒成为田阳壮狮传承人。

田阳区官方介绍,几年来,田阳壮族舞狮技艺传承保护基地在李永茂的带领下,举办舞狮培训班,全县民间舞狮团17支,壮族童狮队4支,舞狮队伍人员达1000多名。李永茂和李洲文深入中小学校开展舞狮文化进校园培训,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。“我们在学校里物色舞狮好‘苗子’,让这项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。”李洲文说,他的儿子上小学,他希望儿子也爱上舞狮,学习舞狮。

“90后”黄文宪十岁开始师从李永茂。学习舞狮很辛苦,也很难,受伤是常有的事儿,但因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,黄文宪选择坚持。他还通过微信朋友圈,抖音等平台发布舞狮表演场面。“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壮族舞狮。”

训练基地两侧悬挂着“传承 弘扬 发展”“奋斗 拼搏 发展”两组大字,鼓励李永茂和他的徒弟们继续坚守并将这项壮族奇技发扬光大。(完)

免责声明

1.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
2.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