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族社区 首页 壮族百科 查看内容

壮族民族文化情感表达——壮族歌圩

2020-11-21 13:55| 发布者: vangzhaij| 查看: 1106| 评论: 0

摘要: “歌圩”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、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,壮语称为"圩欢"、"圩逢"、"笼峒"、"窝坡"等。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,但均有"坡地上聚会"、"坡场上会歌"或"欢乐 ...

       “歌圩”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、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,壮语称为"圩欢"、"圩逢"、"笼峒"、"窝坡"等。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,但均有"坡地上聚会"、"坡场上会歌"或"欢乐的节日"的意思。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,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好机会。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,彼此对歌,所以古人称之为"墩圩"。

  “歌圩”来源

  壮族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,但进入社会发展后期,这种祭祀性活动逐渐演变成以民众间的交流为主,并且多着重于歌唱活动而淡化“舞”的色彩,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性的歌圩活动。按照壮学宗师黄现璠所言:“壮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唱山歌的民族,可说壮族山歌是壮族文明的源点和重要传播手段之一。

  “歌圩”分类

  歌圩原是一种“春秋场歌”,与壮族地区的生产季节和生活节奏有密切的关系,并与许多节日活动结合起来,成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举行的歌唱聚会。但随着其从“春祈秋报”向“歌唱为乐”的发展,以及壮族社会生活的“歌化”,往往在人们聚会的各种场合中,都经常出现群歌对唱的情景,成为临场性的歌圩。此外,还有村寨之间约定举行的赛歌会唱,也是一种专题性的歌圩形式。有的又按歌圩活动的时间地点,分为日歌圩和夜歌圩、野外歌圩和村寨歌圩。

  “歌圩”活动内容

  歌圩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,一是歌场交情,即倚歌择配;二是赛歌赏歌,有盘歌、猜歌、对子歌、连故事和别具特色的抢歌、斗歌等;三是文体自娱歌圩,圩期伴有抛绣球、抢花炮、斗蛋、博扇活动等,甚至还有壮剧、师公戏、采茶戏等文艺演出。同时,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。

  “歌圩”传承价值

  凡壮族聚居地区均有歌圩的活动,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640多个歌圩点。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体,它已成为壮族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代表形式,造就了壮族特有的"歌圩文化",对于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、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同时它又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,对了解和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。歌圩还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提供了学习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场所,满足了他们崇尚山歌、诗性思维的心理需求。

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,2006年5月20日,壮族歌圩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免责声明

1.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
2.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最新评论